近年来,榄核镇以典型村培育创建为抓手,通过挖掘传统文化“红业”、描绘经济发展“蓝图”、建设美丽乡村“新绿”可以杠杆的股票app,推动“百千万工程”跑出加速度,绘就一幅幅产业兴、村庄美、农民富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聚焦党建引领“红业”
筑牢乡村发展之魂
强化组织领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成立党建示范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力推进。吸纳辖区民警为村“大党委”兼职委员,引导多方力量参与村内公益性、群众性工作。定期制发“第一议题”学习资料,推动“第一议题”制度规范化、长效化,不断提升村“两委”班子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筑牢典型村党组织战斗堡垒。
提升红色阵地水平。湴湄村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全方位推动红色阵地的建设工作。重点推进南沙北部区域文化服务中心暨非遗展示中心建设,于2025年4月1日正式动工,项目总投资超1.2亿元,将于2027年上半年建成。中心建成后将成为集红色历史传承、非遗展示、图书阅读、多功能活动举办以及民俗文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地标,将为南沙北部的文化发展注入新活力,为“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提供生动实践范例。
注重乡风文明建设。子沙村制定新村规民约,重点强调移风易俗,倡导“简约、节俭、文明”生活方式。加强婚丧嫁娶等仪式文明引导,弘扬节俭、健康的社会风尚,同时,组织法治教育和道德讲堂活动,增强村民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提升乡村社会的整体文明水平。绿村村规范村级议事制度,完善支部、党员联系群众机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凝聚典型村建设强大合力。
描绘集体经济“蓝图”
夯实乡村振兴之基
加强规划引领。制定第一批、第二批典型村“一村一策”方案,并按程序组织设计单位对两批典型村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解决典型村农业发展存在零散、低效问题,推动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并积极开展农业政策宣传,以土地整备方式,将零散农用地集约为连片土地,为大型龙头企业进驻提供空间保障。
发展特色农业。坚持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立足自身资源优势,通过项目拉动、产业带动、创业推动,推进特色农业项目发展,促进集体经济增收,带领村民致富。甘岗村大力推进“村企联建”模式,鼓励实行“收固定地租+可预见创收”双结合,激活村集体历史留用地指标,持续推进有机水果种植项目。目前建有200余亩现代化智能温室大棚,实现营业收入3000万元,吸纳上百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带动村集体增收超百万元。湴湄村占地面积超过200亩的岭南盆景产业园在党组织推动下建成投产,并顺利举办大湾区盆景艺术文化节暨广东省盆景协会会员精品展,销售额约2300万元。盆景产业园内揭牌成立岭南盆景艺术大师、艺术家工作站,将带动村民为盆景产业配套生产树苗、花盆等,预计年产值达到3000万元。
拓展旅游经济。结合红色研学和绿色生态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多个全国 3A 级景区及一三产业融合项目,发展农文旅研特色产业综合体,走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新路子。湴湄村挖掘湴湄及周边地区制作香云纱的历史,引进8家香云纱企业落户,共开展11门香云纱非物质文化研学课程;引入“南沙耕山小寨”项目,吸引研学、亲子、自驾、近郊游等客群集聚,助力旅游发展。甘岗村利泰智农产业园已成功申报国家级3A旅游景区,为游客提供稻田摸鱼、田园采摘、趣味捉鸭等农文旅体验项目。绿村村计划盘活历史闲置资产和地块打造成榄核镇典型村文化体验与游客服务中心、水乡精品民宿、榄核特色展销平台、主题特色咖啡厅、体育公园等。
建设美丽乡村“新绿”
打造宜居宜业家园
聚焦人居环境治理。湴湄村邀请专业规划设计公司高标准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推动构建“村庄规划-村庄风貌设计-农房单体设计”管理体系,实现村庄“内涵”和“颜值”双提升。成立以村党总支部书记为组长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小组,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细化分解到各个区域、各个责任人。子沙村大抓环境整治提升,围绕三线布局等重点问题建立台账,联合供电、通信等相关部门,按照统一规划、规范有序的原则,对三线进行集中整治,排除线路安全隐患、影响美观等问题点。
聚焦绿美乡村建设。子沙村利用空地开展绿植种植活动,增加村内绿化覆盖率,提升村庄美观度和生态环境,大力推进“四小园”、美丽庭院建设,2024年获评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村称号。湴湄村高标准高质量做好“民生微实事”工作,深入实施党建引领乡村绿化行动,在村内新增种植木棉、凤凰木、风铃木等乔木共2500棵,绿化面积约5000平方米,让“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为村民生活标配,让村民的幸福感更可持续、获得感成色更足。
来源:榄核发布可以杠杆的股票app